近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活动走进武昌区粮道街道昙华林“红十字博爱社区”,为现场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生命传递的心灵洗涤。
昙华林社区在社区、街区和景区三个层面建立完善的红十字服务网络,建成社区红十字宣传阵地、红十字志愿服务岗、博爱食堂、造干捐献志愿者服务点和应急救护服务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人道服务活动,辖区居民和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体验感升级、获得感拉满。
2024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打造政治红会,勇担博爱先锋,发挥红会所能,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以党旗红引领人道红,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思想铸魂,示范在先,打造“政治红会”
市红十字会党组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红十字工作方方面面,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各项要求在武汉红十字系统落地生根。
全面落实理论学习长效机制。会党组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召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20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指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青年读书会读书活动29次,举办了党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坚持党对红十字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作用,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上级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第一时间学习落实,在坚决贯彻中彰显政治担当。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党建定位,部署开展“凝心铸魂、党建引领、生命救援、生命救护、生命救助、生命传递、爱心汇聚、夯实基础、透明红会、本领养成”十大行动,在发展红十字事业中提升政治能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支部建设加强年”“支部作风竞赛”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机关党支部获评武汉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新时代英雄城市先锋队”党支部,涌现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青年理论学习标兵”等先进个人。
深入推进“清廉红会”建设。创建“阳光红会”纪检品牌,突出数字赋能畅通监督渠道、组织赋能健全监督体系、宣传赋能广泛动员群众、制度赋能加强内部管理,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化纪律建设,开展专题党课及警示教育19次,排查岗位风险点31个,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深入推进专项治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苗头隐患,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聚焦主业,品牌引领,打造“博爱先锋”
将党建品牌与红十字“三救三献”主责主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催生党建与业务发生“化学反应”。
积极培育“博爱先锋,红心向党”党建总品牌,聚焦主责主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当先锋打头阵。服务健康武汉建设,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三献”活动,“三献”登记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新增遗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志愿者近9300人,实现遗体、角膜捐献近700例,为数百名眼疾患者带去光明,成功实现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生命永续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服务平安武汉建设,壮大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演练,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开展宣讲106场,受益群众3.6万余人。服务文明武汉建设,打造红十字宣传品牌,围绕世界红十字日、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红十字特色宣传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汉大学博士徐莹莹捐献造血干细胞、新洲区汪集街魏咀村党支部书记魏剑英在街头救助他人等典型事例获得人民日报等公众号宣传推广,获得群众广泛点赞。
积极创建“博爱先锋,救在身边”支部党建子品牌,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良好氛围,助力实现“救在身边”。主要领导为各区红十字会负责人、全市各区基层红十字工作者、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者讲党课,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分管领导结合工作分工,推动实施“生命救护”行动,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实地督导,推动工作落实。青年党员全员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并取得初级红十字救护员证。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27万余人次,培训持证救护员3万余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影响力、辐射力、覆盖面得到明显提升,“群众身边的红十字救护员”建设稳步推进。红十字救护员第一时间救护生命的感人故事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媒体报道武汉市2024年应急救护事例近40起。
积极开展“先锋行·破难题”活动。会领导结合分管领域,围绕工作重点难点,选取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加强红十字生命教育、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加强“三献”志愿者队伍建设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改进工作措施32项。武汉是百湖之城,溺水事故易发多发。围绕“青少年夏季水域安全”这个难题,机关党支部(先锋队党支部)深入收集本地重点危险水域问题防范水域安全困难,积极参与“水域守护·救在身边”行动。首批试点建设武昌、硚口、江夏3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3582场次,宣传教育中小学生近30万人,组织志愿者巡护值守6000余小时,劝导群众4200余人次,共同筑牢河湖流域水上安全防线。
深入基层,为民解忧,发挥“红会所能”
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实落细,当好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
以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四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坚持抓试点、树典型、带全面,实现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广泛覆盖,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来,新增红十字会基层组织1647个、红十字会员2.7万名。发挥红十字基层组织优势,打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社区博爱家园、博爱荆楚行等示范性红十字基层服务品牌,在红十字水上救护站、东湖磨山红十字救护站、地铁洪山广场站应急救护站等地常态化开展红十字特色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多元化人道筹资募捐壮大救助实力。构建“项目+平台”筹资模式,加强与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等多方合作,强化品牌共建、项目共推,推动筹资能力提升,有力汇聚了人道救助资源力量。组织开展“博爱送万家”“红筷行动”“仁济之爱”、重疾救助等人道帮扶项目,惠及困难群众6800余人次,为易受损群体及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以党建共建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机关党支部与结对的江岸区一元街道同兴社区开展共建联建活动5次,实施共同缔造项目1个。依托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针对特殊儿童、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残疾人等特定人群,全年共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80余期次,志愿服务时长近5万小时。加大对结对帮扶村江夏区舒安街五里墩村帮扶力度,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本稿件为武汉机关党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武汉机关党建网联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