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党风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目标任务,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努力把清廉学校建设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我市清廉学校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作大会交流。
一、坚持高位推进
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委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推动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保障武汉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律党课。举办重点领域及重要岗位干部专题轮训班、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培训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程建设等重点岗位党员干部150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学习2316次,开展《条例》解读宣讲1352次,覆盖24182人。二是全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武汉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试行)》,全市911所中小学校已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典型工作案例征集活动,探索推进形成工作品牌。推动全市196所公办学校(幼儿园)与640所民办学校(幼儿园)开展党建联建,着力提升全市教育党建整体水平。三是健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机制。召开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落实清廉学校十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启动清廉学校共同体建设,并积极争取各级纪检组织监督指导。
二、坚持系统治理
一是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制定实施《武汉市中小学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体系》及分年级《考核指标》并开展试点。落实《“双减”19条措施》,着力打造汉版“好课堂、好作业、好服务”。出台《全市教育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负面清单》,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二是持续推进教育行业评议。聚焦收费管理、有偿补课、校园安全及周边治理等“六大类”问题,制发《评分细则》和《武汉市学校“双评议”平台基本满意、不满意评价事项处理工作规范(试行)》。全市93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66个内设部门纳入学校“双评议”范围,共受理14382件,按时办结14216件,满意率99.33%。三是组织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像办课堂一样办食堂,市、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领办两批次73件民生实事,邀请学生家长和“两代表一委员”试餐陪餐、听取意见建议,接受民主监督。全市851所公办中小学实现自办食堂、自主经营,惠及师生110余万人。我市推进校园食堂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做法被市政府《政务要情》(第526期)刊发。
三、坚持常态长效
一是强化专项监督。深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实行年度集中研究对象审核报告制度。持续做好十四届市委第四轮巡察未销号问题整改工作,28个问题自我认定已全部完成整改。认真开展2023年度“一把手”谈话通报问题整改,9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规范权力运行。用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小微权力清单、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巩固“一校一册”廉政风险防控网。实施《武汉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规程》,出台家长委员会负面事项清单,建立借家长委员会名义实施违规办学行为的追责问责机制。清退教育违规收费22.9万元。三是深化师德建设。落实教职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市级受理的师德师风投诉查处率达100%。开展“送您一朵大红花”致敬第40个教师节武汉地铁宣传。2名教师入选国家第八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4名教师获评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荆楚好老师”。
四、坚持品牌培育
一是推进大中小思政课共同体建设。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牵头组建22所学校参与的3个共同体,“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工作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二是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9月10日,《湖北日报》刊载江汉区武汉关小学等6所学校清廉学校建设典型案例。在武汉教育电视台开设“清廉学校创建在行动”专栏,联合长江日报社共建“长江家校社共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启动“长江少年·共育课堂”家庭教育公益直播课堂,七季播放量突破100万,惠及全市家长及师生。三是打造“一校一品”清廉特色。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典型案例、“廉政好声音”作品征集活动,市常青阳光幼儿园情景朗诵作品《清风沐桃李》在第七届市直机关“廉政好声音”作品分享汇展演。市教育局案例《创新打造武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清廉样本”》入选全省清廉学校建设创新案例。
(本稿件为武汉机关党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武汉机关党建网联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