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民政局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组织活动行为,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在武汉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
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审批效能
围绕我市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按照“一产业一协会”,重点培育发展科技创新类、产业发展类、文化发展类等社会组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落实社会组织登记“一网通办”,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的主动上门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打造时间最短、流程最简、服务最优的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新模式。推行“网上预审”前移服务关口,对社会组织审批事项全程介入指导,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精简申请材料,对社会组织有关证明资料实行免提交或告知承诺制;明确社会组织登记办理流程,对各类表格和示范文本作出规范,并在登记指南中对注意事项做出提醒。
二、以规范管理运行为支撑点,全面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推动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等级评估、教育培训与社会组织党建“六同步”,确保社会组织正确政治方向。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综合监管体制,健全社会组织联合执法机制、资金监管机制,形成社会组织监管的合力。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建立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互通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机构运行各项制度,指导解决内部治理问题。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引导社会组织持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内部治理、提高服务能力。
三、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关键点,全面展现社会组织担当作为
推动落实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人才工作等制度安排,支持社会组织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待遇。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加大场地、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政府扶持和多元化社会投入,为社会组织提供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推动社会组织在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参与法律法规研讨、代表行业提出意见建议。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资源供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养老、托幼、消费等多样性帮扶;助力创业就业,为吸引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吸纳高校毕业生稳岗就业;助力公益慈善,积极参与爱心助学、敬老助残等活动,彰显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本稿件为武汉机关党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武汉机关党建网联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